“寒不寒,就看八月初二”,恰逢秋分节气,今年是冷冬吗?
农历八月初二作为传统节气中的重要节点,民间素有"寒不寒,看八月初二"的农谚。2025年的八月初二恰逢公历9月23日秋分节气,这种特殊的天文历法重合引发了公众对今冬气候走势的高度关注。结合气象学原理与历史数据来看,今年冬季出现阶段性低温的概率确实较大,但形成持续
农历八月初二作为传统节气中的重要节点,民间素有"寒不寒,看八月初二"的农谚。2025年的八月初二恰逢公历9月23日秋分节气,这种特殊的天文历法重合引发了公众对今冬气候走势的高度关注。结合气象学原理与历史数据来看,今年冬季出现阶段性低温的概率确实较大,但形成持续
像个素净温婉的女子,不动声色地穿过时光的缝隙,晕染了季节的眉梢。
王福中,山东日照五莲人,中共党员,大学文化,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,2017年退休。现为中国文化学会理事、全国公安文联会员、中华诗词学会会员、担任《作家报》《记者报》《文教周刊》《中华诗园》《世界名人会》等多家报刊、微刊编审、顾问、古体诗栏目主编,《中国文学》五刊
秋分,全年第十六个节气,秋季的第四个节气。秋分日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昼夜平分,白天和夜晚的时间完全相等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说:“分者,半也……正阴阳适中,故昼夜无长短。”在二十四节气中,春分、秋分是一对。春分点,太阳到达黄经0°;秋分点,太阳到达黄经180°
在岭南,客家人有吃秋菜的习俗,秋菜与鱼片煮成秋汤,祈愿“秋汤灌脏,洗涤肝肠,阖家老少,平安健康”;还有粘雀嘴,将汤圆置于田边,免得雀子破坏庄稼。小时候,我家乡也有这个习俗,小孩子还嘴馋,就去别人家地里偷吃汤圆。
秋分,一个特殊的节气。它是一个收获的节气,秋分当天也是“农民丰收节”。它也是一个知天气冷暖的节气,过了秋分节气之后,气温转凉较快,北方部分地区已感到丝丝凉意。
今天就是秋分节气了!一大早,老家亲戚发来消息:“咱这儿下雨了,老人说‘最怕秋分一日雨’,这有啥讲究吗?”想起小时候,爷爷每到秋分日必抬头看天,嘴里还念叨着那些传了几代人的老话。
早上起来,去田间转悠一圈成了自己的习惯,没回到家便下起雨来,在老李的大门口遇到老李便躲在他家门口过道下,闲聊中,老李说了这么一句话“秋分一日雨,老农一半愁”,这有什么愁的呢?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。
“风起白苹初日晚,霜雕红叶欲秋分。”今天是9月23日,我们迎来了秋分节气。这里的“分”有两层含义:一是昼夜平分。秋分时,太阳直射地球赤道,我国大部分地区昼夜时间几乎相等,各约12小时。这一现象与春分日相同,但方向相反,春分日后是白昼渐长,秋分日后是黑夜渐长;二
23日白天,湘中以南多云转小雨,其中株洲南部、郴州东北部局地中雨,其他地区多云间阴天,其中湘西北局地有小雨;北风3~4级;最高气温湘中以南25~30℃,其他地区20~24℃,最低气温19~23℃。
“金气秋分,风清露冷秋期半。”时间过得真快,今天我们就到了农历八月初二,9月23日了,这天是秋分节气到来的日子。此时太阳黄经到180°,斗指“酉”。秋分,是秋季的中间点,过了秋分,秋季就正式进入了后半程,凉爽会进一步加深,冬天也越来越近了。
“漏钟仍夜浅,时节欲秋分。”不知不觉,今天我们就到9月23日了,这天是秋分节气到来的日子。秋分的“分”,同春分日的“分”字一样,是平分、半的意思,意思是说,到了这天,不仅把24小时昼夜平分,都是12个小时,还平分了秋季,位于秋季90天的一半。
此时节,秋月沉静、秋水澄明、秋山渐染,金秋真的来了。走出家门,此时节的风景是可以让你坐下来慢慢品的。望着秋水长天,人也会在自然的轻抚下跟着温柔起来。
明日就是秋分。按天象来讲,太阳到达黄经180°,古人一句“斗指酉”把位置说死了;这不是个模糊词,是一刻一秒能掐表的时点。今年是在北京时间9月23日约02:20到位,落在农历八月初二。
“白天秋分,单衣过冬;晚上秋分,冻死老牛”这句农谚在民间流传已久,2025年的秋分节气恰逢9月23日,正值昼夜温差加大的换季时节。关于这句俗语的科学性,需要从气象学、物候学及农业实践三个维度深入剖析,看看有道理吗?
时间过得好快,今天也是白露节气的第十六天,明天就是秋分交节的日子,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第四个节气,秋分的到来总带着独特的深意。老辈人留下一句谚语:秋分日晴,万物不生。这谚语让秋分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,秋分节令这天晴,为何万物不生?究竟有啥
当晨曦中的第一缕阳光洒在金黄的稻穗上,当暮色里的最后一丝凉意掠过沉甸甸的麦穗,秋分这个平分昼夜的特殊节气,正以它独有的方式诉说着农耕文明的智慧。在河南农村,老人们常说"最怕秋分一日晴",这句朴素的谚语背后,隐藏着中国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。秋分这一天的天气,不
“秋分者,阴阳相半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。”西汉大儒董仲舒在《春秋繁露》中如此诠释秋分的内涵。今年2025年的秋分节气落在9月23日,恰逢农历八月初二,属于典型的“早秋分”。
秋分,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,标志着秋季正式过半,昼夜均分,寒暑平衡。今年的秋分落在9月23日,民间素有“秋分无雨莫耕田,秋分无雨莫种田”的谚语,道出了秋分时节降雨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。那么,秋分下雨究竟好不好?这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农事智慧与自然规律?
秋分时节,秋收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已启动。秋收作物进入成熟末期,南方的水稻,北方的玉米、大豆等秋粮纷纷迎来收割高峰。田野乡村,一派瓜果飘香谷满仓的金秋风光。